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

菜市場行銷學



我喜歡逛菜市場,你呢?也許是從事渡假村行銷服務工作的關係,喜歡美食、旅遊,喜歡吃、喜歡自己動手做菜;也許是受到媽媽的影響,從小喜歡跟媽媽逛菜市場,或者站在廚房邊偷吃菜;因此,假日早晨或者下班閒來無事,走一走菜市場!其實也會有些感觸與發現!生意好的菜攤、魚攤或者麵攤、小吃攤,都有他們的經營know how與行銷學。

基隆老家附近的菜市場內,有一家魚攤,他攤上的魚不多,似乎違背了量化陳列的做法,但是生意卻是很好。他把每一種魚的名稱與價格用小字卡護背,直接放在魚身上,讓消費者很清楚看到及知道,那條魚的重量、種類、價格。當然新鮮是一定要的,清理魚內臟是一定要的,消費者購買後,當然還是得秤重,確認是實際的重量,童叟無欺。

廟口很有名的小吃,你覺得是什麼?甜不辣?營養三明治?鼎邊錯?八寶冬粉?吐扥魚羹?還是…………..以四十幾年的基隆人身分,個人推薦鹽水雞及現做燒賣。鹽水雞不是今天的主題,但是真的很好吃,下次再分享!

上回逛菜市場,不經意的發現一家現做魚丸、花枝丸、燒賣的攤位,老闆正在撥弄剛出爐的燒賣,避免黏在一塊。當然超級喜歡吃燒賣的我來說,自然會湊過去看個究竟,老闆二話不說先拿兩顆試吃,五公分正方大小剛出爐的超級大燒賣,試吃需要這麼誇張嗎?我還跟老闆強調家裡人口不多,不會買太多,試吃一顆就夠了,老闆接著說到,買不買無所謂,重點是我的燒賣好吃。於是我還是很不好意思的買了半斤,半斤超級大燒賣其實才六個,光試吃就吃兩個,哈!真划算。

板橋江子翠捷運的巷子有個黃昏市場,旁邊有3-4家麵攤都接連著,賣的不乏是陽春麵、牛肉麵、滷肉飯、黑白切小菜等,他們彼此競爭著,如何區隔市場,如何分眾如何維持生計?很明顯的中午午休放飯時間一到,自然就有一批附近上班族的湧入。

其實你會發現每一攤雖然大同小異,但是都有2-3樣是該攤的獨賣商品,第一攤的豬腸湯及燒肉粽是主力,但是動作慢,桌數不多,客人寥寥無幾,燙高麗菜還不賴。第二攤是滷肉飯,以滷肉見長,乾麵加、湯麵加、滷肉飯加、連燙青菜都加滷肉。第四攤是蚵仔煎,還沒吃過;突然發現第三攤幾乎主食還是重複著,切仔麵、滷肉飯、米粉湯等,並沒有獨特商品,但是每天幾乎客滿,顧客都是老面孔,小菜種類眾多,重點是好吃、精緻。除此之外,你會發現其實這四家攤位,沒有同時開業的日子,似乎是已經協調好輪休的機制,也許是他們發現市場的飽和點,以排修的方式讓彼此有休假的時間。

可見口碑行銷是成功的,有高度的顧客滿意度才會有續購。歸納菜市場麵攤致勝關鍵,第一首重口味要佳、主食種類要多、小菜要精、要有菜單讓顧客勾選,標示清楚的價格、要有電視新聞可以看、夏天要有冷氣跟電風扇、桌子要編碼、東西如果便宜又大碗更好;外食主義者常常吃完飯後口乾舌躁,無非是麵攤的味精下手太重,高鹽、高味精,也是上班族外食慢性病的致命殺手。

菜市場的行銷達人很多,麵攤的老闆也很多都是臥虎藏龍的業務銷售高手,有空不彷到菜市場麵攤走走,你會發現很多做法,跟我們在市場操作的工具不同,意義卻相同;口碑行銷還是千古不變的道理,以消費者的立場去思考依然是致勝關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